垃圾分類既是民生關鍵小事,也是社會發展大事。10月15日,《湖州日報》刊登了一篇關于美欣達下屬產業關于社區再生資源服務站的文章。內容如下:
日前,吳興區龍泉街道華豐一社區居民張大媽將積攢了一星期的廢舊紙板拿到社區里的再生資源服務站,工作人員過磅稱重后,支付給她10元費用。“方便,家里干凈了,還能換錢,對我們這些不會用智能設備的老人來說,真是太方便了。”張大媽說。
據了解,該再生資源服務站與上月底正式啟用,也是湖城首個再生資源服務站,主要功能包括高價值再生資源回收和低價值再生資源打包分揀后再生利用。“輻射周邊3到4公里的社區,收集的資源也會進行專業的運輸和處置,從而實現對整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標準化管理。”浙江欣能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方愛惠說。
近年來,吳興區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動態反饋、逐步覆蓋”的原則,全力推進全域垃圾精準分類工作。“我們在市精準分類模式的基礎上,創新融入積分管理機制,形成‘分類可積分,積分可兌換,兌換可獲益’的綠色循環機制。”區垃圾分類辦綜合組組長章歡歡說,這一機制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讓居民慢慢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
在做好引導市民準確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的同時,該區還不斷加強對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等各個環節精準化管理,逐步打造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垃圾分類閉環系統。“垃圾的收集、運輸、處置,都交由環衛部門和有資質的專業單位,通過政企聯動的專業化運作全面提高垃圾分類質量。”章歡歡說。
據介紹,按照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要求,該區建立了完善的分類轉運體系,不同垃圾分不同線路轉運,確保分好類的垃圾在運輸過程中“不混合”。同時,不斷落實垃圾分類末端全閉環,逐步實現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如針對居民可回收物資的投放需求,要求各垃圾分類運營主體每周開展專場回收活動,截至目前,共開展1784場,回收金屬5.66噸、廢紙13.16噸、織物6.89噸、塑料4.21噸、有害垃圾0.5噸。
值得一提的是,該區還不斷加強對前端分類、中端運輸、末端處置環節進行全程監管,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查處拒不分類、垃圾車混裝混運、清運不及時、沿途拋灑滴漏等行為。同時,將垃圾分類工作列入區委、區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對各屬地及區相關部門工作情況進行量化打分,通報考核結果,并向社會公開,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和任職考核的重要內容。
“欣回收”再生資源服務站
“欣回收”再生資源服務站是美欣達智匯環境旗下浙江欣能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打造的以可回收物為核心的服務站,采用區域內定點服務的方式,在小區或商場周邊設置社區回收服務站點,配置一到兩名工作人員,按照“一站多用”的原則設計,一是作為可再生資源回收點和有害垃圾暫存點,二是作為回收人員辦公場地,三是作為垃圾分類宣傳載體,四是作為社區服務基站。
以可再生資源前端回收點為載體,整合前端收集渠道,以再生資源集散中心(含分揀)為節點,對中轉站轉運的可再生資源進集中打包、暫存,定期轉運到利廢企業進行再生利用。
打造湖州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構建,使得前端回收、收集、交易體系的正規化,達到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為最終目的。